2010年,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,新一輪援藏工作拉開序幕。此後,廣東援藏格局向更高層次邁進:從城市基建到改善民生、從項目建設到產業“造血”、從幹部援助到智力援藏,廣東援藏摸索出一條以民生援藏為龍頭、產業“硬援藏”和智力“軟援藏”為兩翼的科學援藏新路子。日前,南方報業採訪團專訪了廣東第六批援藏工作隊領隊李雅林,聽他講述第六批援藏工作隊的故事。
  民生為重 富民優先
  南方報業:您認為您擔任領隊的那段時間,在廣東援藏20年中處於什麼樣的階段?
  李雅林:可以說第六批援藏是新的起點。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開始,就是新一輪援藏。對於廣東來說,新一輪援藏有資金量更大、要求更高、謀劃更遠等特點。中央提出援藏資金量要按照省級財政一般預算的1‰來安排,所以與前五批根據實際情況找資金相比,我們這一批援藏資金達到了11.7億元,可以說很充足;但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的壓力卻更大了,要怎樣把錢花得更有意義是我們面對的最大的問題。
  在沒有正式入藏之前,我們就派了一個小分隊去做調研,同時與第五批做好了銜接。究竟把錢投入哪裡呢?我們經過詳細調研決定主要把錢投向民生。通過第六批援藏工作隊的實踐,更加明確了“民生為重,富民優先”這一原則。所謂“一個龍頭、兩翼齊飛”的援藏工作新格局,就是從第六批開始形成的。
  南方報業:您認為第六批援藏工作隊的工作有何不同?
  李雅林:第六批援藏工作隊創新了“三個統籌”,即資金統籌、項目統籌、幹部統籌。以前援藏是點對點,一個地市對一個縣,現在我們把資金統籌起來,全部彙集在一起,根據哪個縣有什麼項目、哪個地方有項目來分配資金。另外,我們提出“交支票”和“交鑰匙”,在總結繼承前五批工作經驗的基礎上,做到中央提出的向民生傾斜、向農牧民傾斜的援藏工作要求。
  最大變化是人的思想
  南方報業:您認為廣東援藏對西藏帶來了哪些變化?
  李雅林:我認為援藏給當地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人的思想,包括當地群眾和幹部的思想變化。地方的建設發展少不了人才,第六批援藏工作隊做了59批次培訓,總共培訓了當地幹部14399人次。包括會計繼續教育培訓、藥品再評價培訓、審判業務培訓等。
  南方報業:三年的援藏工作是否留下一些遺憾?如果可以重來,你們會有哪些不同的做法?
  李雅林:我覺得遺憾還是有的,我的遺憾就在於沒有把林芝的特色產業更加集中地做起來,使各地特色農牧業發展形成合力。回廣東之後,我一直惦記著波密產業園,如果再給我們幾年時間,我們會下更大的功夫把特色農牧業搞起來,比如發展天麻、松茸、藏丹參等農產品,突破一些體制機制障礙。我覺得應該深挖這口井,而且是在一個地方打一口井,而不是在一個個地方打孔。
  “與群眾的感情烙在心裡”
  南方報業:離開西藏後,你們還有“西藏情結”嗎?
  李雅林:援藏是我們一生的光榮。現在,即使離開了西藏,我們都還有西藏情結,比如我個人會常常關心西藏的新聞,會與在林芝的同事打電話交流。
  之所以存在這種情結,我認為首先是因為我們援藏幹部從零海拔上到高海拔,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;第二,是由於援藏這個工作性質的特殊性,上級領導對我們的關懷也是從來沒有過的;第三,我們在那裡付出的艱辛,也是在平原地區時無法想象的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到了西藏實地接觸到當地群眾,與群眾的這份感情烙在心裡。
  南方報業:對援藏幹部而言,援藏經歷帶來了哪些改變?
  李雅林:我們援藏幹部都有很大的改變,主要在兩個大的方面。一是大局意識很強。原來我們接受這些大局意識的教育,現在我們真正走到祖國邊疆地帶,這種意識大大增強了。二是與群眾的感情增強了,聯繫更加緊密。我們為了完成這些任務,為了把祖國的關懷送到老百姓家裡去,就應該和老百姓打交道。我到平措大叔家去了很多次了,也與當地的幹部整天待在一起,因為我們都是祖國的幹部,都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,希望把援藏工作做好。
  綜述
  廣東第六批援藏資金達11.75億元
  居對口援藏各省市之首
  “酬志援藏赴高原,雪域寒夜獨難眠。三載灑汗不言險,踏雪歸去馬蹄香。”2013年是廣東第六批援藏工作隊援藏工作的收官之年,距離回廣東的時間只剩3個多月時,一位廣東援藏幹部有感而發。
  2010年7月,廣東第六批援藏工作隊49名援藏幹部進駐西藏林芝地區,開始了在林芝、波密、察隅、易貢茶場、察隅農場等“三縣兩場”的對口援建工作。在3年的時間里,廣東援藏成績斐然,投入財政資金11.75億元,援建項目124個。
  進藏後,廣東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隊圍繞強農惠農,抓小康示範村建設和邊遠縣場脫貧解困;圍繞做大做強經濟總量,抓特色產業培育和招商引資;圍繞促進商貿旅游業大發展,抓城鎮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;圍繞社會民生,抓藏粵廣泛交流;圍繞增強地區發展軟實力,抓幹部人才隊伍培育;形成了“以民生援藏為龍頭,產業‘硬援藏’和智力‘軟援藏’為兩翼”的科學援藏新格局,為林芝地區成為西藏科學發展和諧穩定帶頭區作出了積極貢獻。同時,涌現出了一肩挑起兩個“瀕倒”特困企業的黃偉平、帶領群眾培育天麻的技術達人肖國鑫等一批優秀援藏幹部。
  三年中,廣東援藏資金量達11.75億元,為對口援藏各省市之首。“廣東第六批援藏資金量都快趕上前五輪援藏資金量的總和了。”正如廣東援藏幹部、時任林芝地區財政局黨組副書記的黃志偉所說,如此龐大的資金量,考驗著援藏工作隊的“花錢水平”。據統計,第六批援藏工作隊主要項目有福清河景觀帶建設、魯朗旅游國際小鎮(初期規劃建設)、波密縣群藝館(一期)等。除財政安排的資金外,第六批援藏工作隊還爭取了計劃外物資和資金2.05億元。
  這其中,不得不提的是廣東第六批援藏工作隊緊密結合林芝地區實際,突出造血,重點抓好林芝旅游業和特色產業。從林芝八一鎮福清河景觀帶建設到魯朗國際旅游小鎮建設,從波密縣扎木鎮改造建設到察隅縣小城鎮改造等項目,援藏工作隊在林芝地區打造了一條藏東南“四點一線”精品旅游線路。至此,林芝東線旅游得到全面盤活,這也為林芝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打下基礎。此外,記者瞭解到,援藏工作隊通過到廣東組織旅游推介、廣客西藏行、林芝桃花節等大型活動,促進旅游產業發展。
  不過,正如領隊李雅林所說,第六批援藏工作隊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前五批的辛勤努力。他舉例說,第五批援藏共投入資金4.4億元,援建項目208個,主要項目有八一大街民族特色改造、波密縣南岸綜合開發、察隅縣新農村建設、林芝廣東實驗學校等,為後繼者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  南方報業“1+X”聯合報道團:
  謝思佳 吳哲 林旭娜 阮志峰 高遠 張瑞 張由瓊 陳偉斌
  策劃:莫高義 張東明 王更輝統籌:郭亦樂
  專題主筆:南方日報記者 唐柳雯 實習生 鐘嘉欣 攝影:張由瓊  (原標題:創新“三個統籌” 傾斜民生傾斜農牧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17fukd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